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» 党建工作» 农村党建

强化组织引领建好乡村振兴“产业链” ——花溪区抓党建促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

发布时间:2022年02月21日 来源:花溪党建 点击量: 字号:[ ] 视力保护色:
  花溪区始终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,突出党建引领在村集体经济建设中强基础、明方向、增动力、促创新的作用。围绕草莓、古茶、辣椒、猴头菇、黄桃等特色产业,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,精心绘就乡村振兴多彩画卷,建好特色农业“产业链”;围绕旅游产业化,以“党建+文旅”,结合精品果蔬、茶产业、特色文旅小镇等,建好乡村文旅“产业链”;围绕新型城镇化,结合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村民变股东的“三变”改革,建好城市经济“产业链”,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。

  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
  (一)围绕“一村一品”,建好特色农业“产业链”。
以农业现代化为抓手,采取“党支部+村集体+村民”模式,围绕精品果蔬、辣椒、水产品等农特产品,以党支部引领村集体农业现代化发展,打响了花溪“花”字号招牌。燕楼镇谷蒙村引进高端稀有精品水果——早黄桃、西梅作为重点打造项目,打造以“党建搭台·壮大村社经济”的谷蒙村精品果园产业示范基地,基地建设面积达500余亩,投入900万余元。麦坪镇刘庄村成立“花溪福瑞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”,流转近200亩田土统一休整蓄水,投放了2吨小龙虾苗,并在小龙虾养殖水塘种植荷花近3.5万余株;同时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,合作社统一购苗、种植、管理,产业效益的70%分配给农户,剩余的30%用于发展集体公益事业;村集体合作社与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合作,打造草莓、葡萄、李子精品水果基地。马铃乡凯坝村以“花溪辣椒”国家地理标识品牌建设为抓手,连片种植辣椒500亩,延长辣椒种植加工产业链,促农、助农增收,推进花溪辣椒产业提质增效;同时,加快推进谷中村1000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建设。

  (二)围绕“党建+文旅”,建好乡村文旅“产业链”。围绕高质量建设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,采取“党建+文旅”模式,打造休闲度假、特色文旅、特色农业等乡村旅游发展平台,促进百姓致富、增加就业,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。高坡乡扰绕村借助“溪南十锦”的驱动牵引,充分利用高山梯田、红岩峡谷、民族村寨等资源优势,与花溪区旅文公司合作建立露营基地,通过招商引资、开办特色民宿、吸引返乡创业人员开办农家乐及餐馆等方式,书写了乡村旅游融合多产业发展的“扰绕模式”和“扰绕经验”。青岩镇探索打造了“清严”(三清三严)党建品牌,以“135工作法”为抓手,着力打造国际特色文旅小镇,通过打造“农旅”-“文旅”-“国学”-“红旅”示范带,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扎实组织基础。久安乡围绕56000株古茶树,联动茶产业龙头企业——贵茶集团,高标准、高质量、高水平打造2.2万亩高标准生态茶园,辐射带动全乡3200余户、1.2万余人增收,实现了“煤山变茶山,矿工变茶农,煤乡变茶乡”的华丽嬗变。久安村实施“爱为家”共享茶园计划,开发培训、炒茶、摇蜜、研学等多种项目供游客体验,带领村民走上一条以文促旅、以旅兴茶的“茶文旅一体化”发展新路。

  (三)围绕“三变”改革,建好城市经济“产业链”。结合“三变”改革,采取“党支部+村集体+企业+村民”模式,通过支部牵头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,采取入股、联营等方式,发展城市经济,增强村集体经济“造血功能”。金筑街道金山村成立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村级合作社,利用阿哈水库移民后续扶持资金修建的机耕道、管理房、喷灌设施、高位水池等固定资产评估作价200万元,由村集体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,村集体占10%的原始股份;以碧桂园、龙湖等大型房开企业开发为契机,以行政村为平台组建劳务管理及服务公司,发展城市服务业,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。平桥街道围绕可利用土地资源,探索建立标准厂房,支持村两委动员村民以商铺、产权入股,引进教育培训、家政服务、农村电商、物流等企业,盘活3000余平方的商业门面。目前,平桥街道下辖四个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100万余元。黄河路街道大坡村将闲置土地、村民征收补偿的闲置房屋等纳入村集体统筹规划范围,统一管理,通过建设产业园区、物流园、老年公寓等,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,提高村集体经济效益;洛解村通过零星土地的开发利用,发展物流园、醉苗侗、临时门面等,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0多万元。

  二、存在问题

  (一)发展思路不清。
村党组织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集体经济思考不多,不能够立足本村的资源、传统、区位等优势,谋划产业发展定位、方向和规模。

  (二)人才资源匮乏。村党组织中懂经营、会管理、善营销、有技术的人才匮乏,搏击市场经济缺乏能力和信心,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办法不多,引领群众致富担当不强。

  (三)基础不够厚实。个别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,在产业上缺乏好的发展规划,内生动力不足,一村一策成效不明显,潜力尚未得到有效开发。

  三、整改措施

  (一)创新发展思路。
根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,坚持分类指导,因村施策。对有明显优势,有成熟产业,经济实力较强的村集体,以规范管理、提升发展质量为主;对有一定发展潜力,但发展相对滞后的村集体,以培养“领头雁”、致富能人为主,激发内生动力;对无资源、无优势的村集体,以搭建机构、做实基础为主,推进村集体起好步。

  (二)强化队伍建设。以第十一届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为契机,把年富力强、有致富经验的带头人选入村两委班子。同时,加大对农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培训力度,组织村两委成员、农村致富能手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考察学习。在土地流转、融资担保、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,吸引在外务工的致富能手和技术能人回乡创业,投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事业。

  (三)聚焦产业发展。以“筑固工程·星满花溪”党建示范带创建为抓手,紧盯“两个作用”发挥,引导党员、群众围绕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,强化“一个引领”(党建引领)夯基础,抓好“四化建设”(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、旅游产业化)促产业,立足“六项聚焦”(人才兴旺、文化繁荣、生态优先、社会治理、民生福祉、改革创新)助发展,推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。
上一篇:没有了!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