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大方“十户联防” 筑牢疫情防控“铜墙铁壁”
3月12日,随着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,贵州省大方县确诊病例实现“清零”。
刚过去的这个不平凡的春节,是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战疫情的春节,是中华儿女在前进道路上战胜艰难险阻的春节,是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春节。在抗击疫情这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中,地处乌蒙山区“东大门”的大方县采取“十户联防”工作机制,发动全县人民齐心战“疫”,步步为营筑牢防控阵地。
“党员先锋队”在高速路口执勤
深入走访
“十户联防”悉民情
“正月初三晚上,我们通过新闻了解到疫情已进入我省。接到上级通知后,我们开始设立疫情防控卡点,并逐户走访群众了解情况。”说起投身战“疫”的始末,大方县绿塘乡丰产一村党支部书记黄家海记得很清楚。他告诉记者,为了全面及时掌握人员出行、健康等信息,村里采取“十户联防”工作机制,由“十户长”负责随时了解掌握群众信息,发现异常及时上报。
据黄家海介绍,今年春节,丰产一村有15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。在该村疫情防控期间,排查返乡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、工作地点、返乡路线、乘坐车次、途中接触人员等信息,成了驻村民警、村干部、医务人员和“十户长”们的“家常便饭”。从1月27日大年初三到防控卡点取消,期间该村累计入户排查群众信息1800余人次。
“十户长”入户宣传防疫知识。
“我们通过‘十户联防’把群众组织起来、发动起来,许多群众自发参与抗击疫情,及时报告自己家属和亲人在哪上班、健康状况如何、是否返乡等情况,让我们对信息掌握得更详细。同时,‘十户长’还代表群众对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。”绿塘乡乡长余廷贵说。
作为黔西北重要交通枢纽,大方县每年约有20万外出务工人员从湖北、浙江、广东等地返乡过年。今年春节,从湖北返乡的有1800余人。面对刻不容缓的疫情防控排查工作,该县采取“十户联防”工作机制,各村(社区)以10户左右人家为基本单元,按照“相对集中”“便于联系”的原则组建联防联控小组,由群众推选出能力强且有责任心的共产党员、社会治理督导员、村民组长、志愿者等担任“十户长”,化小用实防控“网格”,发动群众积极参与。
“十户长”宣传防疫知识。
星宿乡充分发挥村(社区)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由每一名支委委员联系10名党员、每名党员联系10户群众,信息收集方式由以前的少数干部“串联”走访变为“并联”走访,变得快捷高效。
“疫情防控初期,村干部每天逐户走访收集信息后再统计上报,工作量大且耗时,群众外出流动、身体健康状况等信息上报不及时。后来采取‘十户联防’工作机制,由‘十户长’了解信息后第一时间上报,不但减轻了压力,且提高了工作效率。”星宿乡松树社区党支部书记曾琴说。
据悉,大方县及时建立289个村(社区)新冠肺炎疫情“十户联防”调度平台,在原有的3058个村民组4612个网格基础上建成13916个“十户联防”小组,从“细微处”着手大力筑牢疫情防控的“铜墙铁壁”。
强化宣传
“十户联防”入民心
绿塘乡丰产一村在湖北省荆门市求学的大学生丁燊燚,于今年1月中旬放假后即刻返家并主动居家隔离,期间‘十户长’多次上门了解关心其健康状况、宣传讲解疫情防控重要性,并嘱咐他不串门。
“我们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很实,这样让大家比较有安全感。”丁燊燚说。
除了详细走访排查群众身体健康状况、流动地点和接触人员等信息,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“十户长”们还主动承担起为居家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用品的义务。
“十户长”用喇叭宣传防疫知识。
“返乡后,我们主动居家隔离14天,他们经常上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询问我们身体健康状况,还问我们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他们代办的事情,我们感到很暖心。”在武汉上大学的黄靖钧,也于1月中旬返家并主动隔离。对丰产一村的疫情防控工作,她表示很支持。
星宿乡崇山村村民罗令,从武汉归来后,担心被歧视,不敢如实报告行程。医务人员、村干部和“十户长”主动上门关心了解其生活、工作、身体健康等状况,向其讲解疫情防控的有关政策和知识,他逐渐打开了心结,积极配合工作。
“我们村有的群众还主动打电话给自己外出未归的左邻右舍,嘱咐他们就地隔离,疫情期间不要四处走动。”说起群众主动参与防控的故事,星宿乡松树社区党支部书记曾琴很是感动。
“十户长”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消毒。
据星宿乡乡长姚智海介绍,春节期间该乡共有返乡过年人员2480人,归家后在反复宣传动员下都主动居家隔离。
“从疫情防控工作的成效可以看出,‘十户联防’凝聚起了干群齐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,打通了基层治理的‘神经末梢’。”星宿乡党委书记陈鹏说。
据悉,大方县各村(社区)还专门组建“十户联防”微信群,要求“十户长”全部加入,在群里及时调度各个“联防网格”的工作并采集信息。对部分年纪大、不会使用微信的老同志,村(社区)给他们每人发一个笔记本用于信息登记,要求其及时进行电话报告。
群众参与
“十户联防”聚民力
绿塘乡位于大方县边缘,是大方县通往毕节市西部县区的一个“关口”,车流量相对较大,公路疫情防控卡点任务重。由于“十户长”们每日走访群众,宣传疫情防控有关知识,许多群众都认识到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,积极主动参与卡点轮流值班,有效缓解了工作压力、加强了防控力量,汇聚起了该乡“全民防控”的强大合力。
“群众的参与,在全村形成了一张‘密网’,也让我们工作干劲倍增。”在丰产一村驻村干部张开敏看来,“十户联防”不仅筑牢了战胜疫情的坚固防线,同时也增进了党群、干群关系,群众都积极支持和配合工作。从该村设立卡点到撤销卡点的近一个月里,除了专门外出购买物资的人员外,没有一个人流动出村。
3月3日,大方县公安局绿塘乡派出所成立“十户联防”巡逻队,助力企业复工复产。
“很多老百姓和我们医务人员、公安干警、基层干部一道坚守疫情防控一线,夜以继日战斗,不计报酬、毫无怨言。”回忆起紧张的战“疫”时光,大方县绿塘乡派出所所长靳光明感慨万千,“没有群众的支持,单靠我们干部是无法筑牢防线的!”
大方县各村(社区)还引导群众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及时制定村规民约“临时补充条款”,作为疫情防控期间村民行为规范准则。“临时补充条款”规定:疫情防控期间,各户均不准外出串门、拜年,丧事简办、喜事延办,直到疫情解除为止。其间该县丧事简办269起、喜事延办427起。
2月初,大方县基层干部进村开展疫情防控。
通过“十户联防”的宣传动员方式,大方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战“疫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月20日,该县农村共有4148名党员、1960名志愿者、731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参与卡点值守、防疫宣传、信息排查等工作,设置疫情防控卡点354个,累计排查过往行人118.2万人次,车辆21.8万辆、52万人次。
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,采取‘十户联防’的方式,很快能第一时间了解实际情况,还能发动群众自我参与、自我防范。实践证明,‘十户联防’不只是适合于疫情防控,就农村社会治理而言,在如何把群众更好地组织起来发展产业、搞好环境卫生等方面可借鉴,在了解社情民意、化解基层矛盾、维护村级社会治安等方面亦可借鉴。”大方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雷文军说。
相关信息
- 筑人才·强省会 | 贵州:厚植人才沃土 蓄积发展动能2022-05-09
- 贵州人才博览会 | 贵州省委书记、省长致广大人才朋友的一封信2022-05-09
- 人才日 | 贵州人博会上,有人领取到了公寓钥匙!!!2022-05-09
- 筑梦花溪·人才月 | 秀美花溪 欢迎您来——花溪区将借助“第十届贵州人才博览会”平台引才800余名2022-05-06
-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2022-04-28
- 乡村振兴 | 麦坪镇联合贵州大学举办“校地共建”主题活动2022-04-27
- 贵州省委2022年一号文件公布(全文)2022-04-07